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常佩琦)通过双向投资合作,中国正在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增长新动力(300152)。
信托股票配资是指投资者借用信托机构的资金进行股票投资。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信托股票配资通常具有较低的利率和较长的期限。这种投资方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取决于所选择的信托机构的信誉和实力。
9月8日,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分论坛2024国际投资论坛(下称“论坛”)上,金融管理部门人士、专家学者、中外投资机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中国双向投资趋势,纵论如何进一步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双向投资“量稳质升”
去年,中国双向投资在实现“量稳质升”的同时,实现了与世界的互利共赢。
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双向投资报告2024》(下称“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继续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对外直接投资居全球第三位。
就全球图景而言,报告称,2023年全球跨境投资表现疲软,全球直接投资流量比2022年下降2%,若排除少数“管道经济体”因素,实际降幅达到10%。
“在全球跨境投资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去年中国吸收外资取得了‘量稳质升’的难得成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达1633亿美元,为历史第三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达1478.5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不断累积提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罗雨泽认为,四大优势较为突出:一是超大市场规模带来广阔发展机遇;二是高效产业配套体系和良好投资环境全球领先;三是基于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新型优势日益增强;四是高水平开放平台的枢纽作用进一步凸显。
同时,中国对外投资大国地位日益稳固。报告称,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18亿美元,同比增长22.6%。境外中资企业经营成效良好,制造业对外投资和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持续增长,金融机构“走出去”成效显著。
“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中国都与相关方实现了互利共赢。”隆国强指出,在华外资企业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也享受到中国市场机遇和发展红利,实现了自身的盈利增长。
数据显示,2023年众多在华外资企业实现较高增长,例如,欧莱雅、博世集团在华销售额增长均超5%;苹果公司大中华区营收约占该公司总营收1/5。
稳步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金融开放关系到在华外资企业的长期战略布局。近年来,中国金融开放在多领域稳步推进,力度不断“加码”。
比如,持续放宽外资机构准入门槛。当前,中国已完全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并在企业支付、评级等领域给予外资机构国民待遇。又如,资本市场开放有序实施,债券通、沪深港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持续完善,QFII和RQFII额度限制全面取消,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持续优化等。
展望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论坛上表示,要坚定不移建立和健全一个主体多元、开放合作的金融体系;欢迎外资金融机构深度参与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建设与发展;鼓励外资金融企业与中资同行开展和加强各种形式的交流合作。
“我们坚决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中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将能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肖远企表示。
在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管涛看来,应从四方面推进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包括货币国际化、制度型开放、便利化提升和注重安全性。
“货币国际化是‘重头戏’。”管涛认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或包含两层政策含义: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从数量扩张进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要更注重围绕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推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和持有,这是一个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过程;另一方面,要以平常心看待人民币国际化指标的短期波动。
“走过规模扩张的初级阶段后,一些货币国际化的指标出现非线性变化在常理之中。”他认为,对此不必过度反应和过度解读,不要动辄以超越或取代哪种货币为目标。
制度型开放则是“关键棋”。管涛表示,其核心在于主动对标和对接国际先进的市场规则,形成与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相衔接的、透明规范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在提升便利化方面,管涛认为,应不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持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还要坚持双向开放,“既要稳出口,也要扩进口;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既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既要稳外贸,也要促内贸。”
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中国十大股票配资平台,管涛认为应做好多方面工作,例如适应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需要,加强跨周期、跨行业、跨市场和跨境风险分析,制定宏观审慎策略,健全政策工具箱等。